定量噴霧吸入劑pMDI的給藥技巧
王瑩玉藥師
2014年9月
加壓式定量噴霧吸入劑的給藥方法
分解步驟 |
說明 |
藥瓶回溫到體溫,打開蓋子上下搖十下
|
靜置時,藥品會與推進劑分離, 隔夜使用需先振搖混合均勻,以使適量的藥品在定量閥 |
坐直或站立 |
|
手持吸入劑,徐徐吐氣,然後立即下一步驟 |
不必完全吐出,以免肺泡塌陷 |
頭稍微向後仰,吸口端(2-5cm)含於口中以嘴唇含緊,大姆指放吸藥瓶口,中指放瓶底,將吸入劑穩定的按下,同時由口以正常呼吸速度慢和深吸氣,並吸飽約3-5秒 (吸藥過程與按壓動作同步) |
口含時注意舌頭不要頂到吸口端, 舌頭放平,舌頭貼在下前齒內面, 或出口傾斜在口腔上後部 粒子由嘴管以高速度釋出,利用推進劑瞬間揮發,將藥水霧化成細小顆粒,須口手協調同步吸入 若不同時吸,粒子會衝撞,使藥物沉積在嘴吧。 鼻子是藥物粒子的過濾器,鼻吸會增加上呼吸道沉積,及全身副作用 |
閉氣十秒或盡力屏息後恢復呼吸 |
閉氣1秒與10秒,肺沉積量差異16% |
使用後將吸口端蓋子蓋好 |
|
如需第二次吸入,相隔1分,再依上述步驟操作 |
不可連續按兩下(特別是急性發作時),否則粒子撞擊可能變大及產生擾流沉積在口咽 |
啟用新瓶,對空噴2-3次或藥液噴出即可 急救藥(非常規給藥)若數天未使用,或pMDI掉落地上,則先對空噴1次,使藥品進入噴嘴,劑量才正確。注意不要噴到眼睛 |
吸類固醇後,要漱口且不要吞入,以避免咽部黴菌感染及喉嚨沙啞,跟嘴接觸的部位也要洗。
緩解型藥品(急救藥)如冠喘衛等定量噴霧吸入劑,可緩解急性發作,也是氣喘控制的指標,如每月使用超過一瓶或每週使用超過2次以上,就表示控制不好,應讓醫生調整藥物。
為何要使用吸藥輔助器
1.
pMDI噴出的速度快,減少藥品噴出之衝擊力
2.
附有單向吸氣閥。將氣流收集在輔助器的腔內,使其在自然呼吸下吸入藥品,避免手壓口吸不協調的困擾,且避免藥品在未吸入前呼入腔室;面罩也有吐氣閥
3.
急性氣道阻塞與呼吸困難者可使用
4.
貯藥艙特殊設計可將藥品懸浮3-5秒完整霧化,且形成藥品微粒,增加在肺部的沉積率
(可高達30%) ,且可連續傳送藥品。
5.
適合中、高劑量類固醇使用,因高粒子含量較多,容易沉積在口咽
6.
降低藥品附著在口腔及咽喉,減少鵝口瘡、聲音沙啞等
7.
材質具抗靜電性,可減少藥品吸附在腔壁
8.
改善下咽部碰到驟冷的噴霧時,病人就停止吸氣的冷媒效應
套上吸藥輔助器的pMDI吸藥方法
1. 將藥瓶上下用力搖10下
2. 取下藥瓶蓋子
3. 察看輔助器的透明管腔內有沒有阻礙物,並將罩住鼻子的面罩轉向上面
4. 將吸藥瓶倒立插入輔助器背後
5. 按壓吸藥瓶一下
6. 於噴藥5秒內把面罩輕罩住口、鼻,勿漏氣
面罩若未罩住臉部,離1公分減低50%,2公分將減低80%吸入量,因此需緊密貼住臉部
7. 深呼吸6下(排氣閥擺動6下)或自然呼吸30秒
8. 若要壓第二下,至少需間隔15~30秒,再重覆上述步驟
連按二下會使輔助器壓力上升造成亂流,粒子沉積腔壁,且藥物濃度增加粒子易凝集顆粒變大無法入肺部。(按二下進入肺部量減為80-92% ,按三下減為 62.1-71.3%)
9.
將輔助器面罩取開
10.
吸口端蓋子蓋好
啟用新輔助器時,可先空噴10~20次或用清潔劑清洗,以去除管壁的靜電,除非是防靜電的輔助器。
小孩哭鬧時,藥品只沉積在上呼吸道,咽喉吞入,因此要緩解小孩的不安,或是睡覺時給藥,避免躁動,但小孩為鼻式呼吸,肺沉積較少,而在上呼吸道,全身吸收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