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能不清楚的乾粉吸入劑 (DPI)
氣喘衛教師
張嫈嫆 藥師
近30幾年來的統計發現,台灣隨著環境、氣候、工業…等因素的改變,使得氣喘盛行率大幅提升,其中又以兒童氣喘盛行率為最。氣喘,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,即使平時無任何症狀,仍然有許多發炎細胞持續侵犯我們的呼吸道;當症狀發生時,呼吸道發炎現象就會變得更嚴重。氣喘的長期反覆發作,容易導致肺部和氣管纖維化,這些傷害都是無法復原的;因此,必須要每天規律使用抗發炎藥物,才能有效持續地控制氣管發炎,進而控制氣喘,免於氣喘的威脅!
首選的抗發炎藥物(皮質類固醇)產品劑型分別為:口服錠(水)劑、注射針劑、吸入劑三種,使用原則為:
口服抗發炎藥-在吸入型抗發炎藥無法控制症狀時,可併用口服抗發炎藥物;可服用3至5天,但若需要,亦可使用至14天。
注射的抗發炎藥--急性重度氣喘發作時使用。
吸入型抗發炎藥—又稱為保養型藥物,可以直接作用在呼吸道上,所以,劑量相對減少很多。對每天都有症狀的氣喘病人,每天給藥可以減緩症狀、避免急性發作、惡化住院或死亡;且減少全身的作用。
吸入型抗發炎藥物分:定量噴霧吸入劑 ( MDI )、乾粉吸入劑 ( DPI )兩種劑型;而乾粉吸入劑 (DPI )又分:胖胖魚乾粉吸入器(Accuhaler)、都保乾粉吸入器(Turbuhaler)兩種類型。本篇以乾粉吸入劑 ( DPI )為例,來分享使用上常見的問題。
1.
一樣都是保養型的吸入劑,為何我使用的類型和其他人不一樣?
一般而言,醫師依照病人氣喘的嚴重性選擇用藥,除了主要的成份、劑量之外,病人的年齡、操作技巧,以及目前氣喘是否急性發作等,
定量噴霧吸入劑 ( MDI ) |
乾粉吸入劑 ( DPI ) |
無年齡限制 |
適用5歲以上孩童及成人 |
慢速深吸 |
‧用力、快速吸氣 ‧測試吸氣流速是否可達到 40L/min 以上的方法 ‧雙手拿著一張衛生紙在嘴吧前方,用力吸氣同時不再用雙手拿衛生紙,若能真空吸住支撐5秒,表示吸氣流速足夠 |
無受潮限制 |
‧容易受潮,產生結塊,特別是沒有單一劑量泡殼包裝的都保乾粉吸入器 ‧吸藥時避免對著吸嘴吐氣 ‧存放時保持乾燥很重要。若在海灘、沒有空調的房間、放在車內,較會有大氣潮濕凝結藥品 |
使用時需手口協調,加上輔助艙,可以幫助藥品吸入完全。 |
氣喘急性發作時,不能拿來當急救用藥 |
2.
怎樣知道藥品是否確實吸入氣管內?
由於乾粉吸入劑 (DPI) 不像定量噴霧吸入劑 (MDI) 一樣,可利用加壓方式將藥劑推出藥瓶,需要藉由吸藥時的氣流,使藥品順利進入氣管內,因此,務必把握使用技巧:快速、用力吸飽一口氣,便能有效吸入藥品。另外,吸完一次劑量時,可將吸入劑吸嘴輕敲桌面,檢查是否敲出微量白色藥粉,若無,表示使用方式正確,並有效將藥品吸入。
3.
使用的都保乾粉吸入劑,聽到的“唦唦”聲,表示瓶內還有藥品嗎?
‧“唦唦”聲是瓶內的“乾燥劑”;檢視是否還有藥品,可由劑量窗口看到紅色標示區。
‧胖胖魚乾粉吸入器(Accuhaler)-第一次使用時,計量視窗上的數字顯示60,每使用一次,數字依序減少,當數字只剩5~0時,數字會呈現紅色,提醒使用者即將用完。
‧都保乾粉吸入器(Turbuhaler)-當第一格紅色出現時,表示剩下20次的劑量;若視窗全部紅色,表示藥物品已用完。有些產品則由計量視窗顯示。此外轉動底盤只是一次的上藥劑量,不吸藥時千萬不要讓小孩隨意轉動底盤,否則計量會跟著記數,造成計量數與真正的剩餘劑量數部一致。
‧建議詳閱說明書,清楚知道減是剩餘藥品的方法。
4.
要如何清洗吸入劑?
‧不管是胖胖魚乾粉吸入器(Accuhaler)或者都保乾粉吸入器(Turbuhaler),切勿用水清洗。
‧胖胖魚乾粉吸入器(Accuhaler)-假使吸嘴不乾淨,請用乾的棉花棒擦拭乾淨即可。
‧都保乾粉吸入器(Turbuhaler)-用手握住吸嘴往外壓,即可將吸嘴取下,用乾布把吸嘴下方內側的藥粉擦乾淨,或輕敲桌面使殘餘粉末掉落。
5.
有什麼副作用?
吸入性皮質類固醇會導致口腔內長黴菌(鵝口瘡) ,或刺激口咽,使聲音沙啞或咳嗽,使用後立即嗽口可防止這些副作用。
6.
治療期間,我的氣喘病若沒發作可以自行停藥嗎?
控制氣喘期間,「不可自行停藥」,原因是氣喘沒發作,並不代表氣喘好了,深層的氣管發炎現象仍緩慢的持續發生,若擅自停藥,容易因過敏原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激發造成反覆或更加嚴重的發作;所以仍須遵照醫囑服藥,一般初期治療一至三個月,之後每三至十二個月,若急性發作者,一星期後評估氣喘控制情況,並由醫師調整作階梯治療。
有效控制氣喘發作,除了改善居家環境、注意飲食、多運動…等方式,還要遵循醫師指示,規律使用或服用藥品來控制;只要有效控制,孩童一樣有正常的生活;因此遵守氣喘的治療原則:環境控制、規則投與抗發炎藥、階梯式治療包括緩解型藥物、適當使用吸入劑治療、氣喘衛教師的諮詢服務、定期回診追蹤評估是十分重要的。
參考文獻
1.
Global
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INA 2014
2.
The use of
inhaler devices in children UpToDate July 2014